Category:

健康文獻 網路分享


朱孝天(上排右1)受纖維肌痛症所苦。(相信音樂提供)

紀麗君/核稿編輯
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「陪你去看流星雨」偶像男團F4睽違多年合體演出,鮮少出現在螢光幕的成員朱孝天曾坦言,長年與一項難纏的病症抗衡─纖維肌痛症。林口長庚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醫師於臉書專頁指出,朱孝天過去屢被批評「外型崩壞」、「體態臃腫」,實際上這些變化多與其健康狀況有關。這是一種以全身性慢性疼痛與疲勞為主的疾病,症狀時好時壞,對患者生活影響甚鉅。

疼痛遊走全身常伴隨睡眠與情緒障礙

纖維肌痛症的主要特徵是持續且廣泛的肌肉、肌腱或韌帶疼痛,有時甚至會出現灼熱、緊繃、抽搐等異常感受。除了身體不適,患者也常合併出現極度疲勞、睡眠障礙、記憶困難與情緒低落等症狀,對日常生活與心理健康造成多重挑戰。儘管目前醫界仍無法完全根治此疾病,但醫師強調,只要透過藥物治療與良好生活習慣搭配,症狀是可以穩定控制的。

纖維肌痛症的主要特徵是持續且廣泛的肌肉、肌腱或韌帶疼痛;圖為情境照。(圖取自shutterstock)

日常照護4重點 輕鬆減輕不適

針對纖維肌痛症患者,林口長庚醫師提供以下幾項建議,以改善不適與提升生活品質:

1. 適度運動:包括有氧運動、肌力訓練、伸展運動與水中運動,有助提升心肺功能、降低疼痛。不過運動強度須量力而為,避免過度疲勞。

2. 針灸輔助:中醫針灸療法能有效舒緩肌肉疼痛與僵硬感,適合作為輔助性治療方式。

3. 維持規律作息:養成固定的作息與睡眠時間,有助改善失眠與身體疲憊。

4. 身心放鬆療法:心理治療與放鬆技巧可幫助減緩焦慮、憂鬱等情緒,搭配泡熱水澡也有助緩解身體疼痛與精神壓力。

醫師提醒,纖維肌痛症雖然難以根除,但並非無法應對。透過與醫師充分溝通,持續追蹤並配合個別化的治療計畫,加上生活上的積極調整,仍可讓患者過上正常、有品質的生活。朱孝天的經歷也讓更多人關注這項「隱性病症」,進一步理解與尊重患者面對的身心挑戰。

☆健康新聞不漏接,按讚追蹤粉絲頁

☆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,請上自由健康網

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
點我下載APP 
按我看活動辦法





Source link

0 comment
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




台灣今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,65歲以上人口愈來愈多,未來每5人中就有1位是長輩。長壽雖是好事,但如果心情長期低落,生活品質就會大打折扣。


很多人年紀大了,身體不舒服可以就醫,但如果是「心裡不舒服」,卻容易被忽略。尤其老年憂鬱悄悄來,症狀不像年輕人那麼明顯,常常讓人錯過了治療的好時機。





許多症狀來自心情低落


老年憂鬱好發在女性、獨居、喪偶、或身體有慢性病痛的長者身上。有些人可能因為長期失眠、胃悶、胸悶、沒胃口、全身痠痛而到處求醫,但其實這些症狀可能來自心情低落。


因為長輩不太會主動說「我心情不好」,只會說哪裡不舒服,所以常常被誤以為是身體的病痛。更複雜的是,有些病或藥物也會讓人看起來像憂鬱,例如巴金森氏症的臉部僵硬,或吃了安眠藥後的精神不濟。因此需要有經驗的醫師進一步問診、評估,才能正確分辨。


其實,憂鬱症和身體狀況有很大關係。腦中有一種叫「血清張力素」的物質,和人的情緒穩定有關。如果這種物質太少,就容易出現憂鬱傾向。藥物可以幫助恢復它的濃度,但效果不像止痛藥那麼快,需要時間累積。


許多人在服藥兩三個月後覺得好多了,就自行停藥,結果又復發。其實,完整的療程需要6到9個月,才有機會讓身體恢復正常功能。所以務必記得:藥要按時吃,不可自行停藥,這樣才能真正改善情緒。

幫助長者安排多樣活動


老年憂鬱不是無法預防,只要早點注意,生活中做些改變,就能減少發生的機會。


如果家中長輩有心情低落的情況,不一定要立刻看精神科,也可以先找家庭醫師或老年醫學科幫忙,用專業的問卷評估,找出問題再對症治療。很多長輩一開始會排斥,但只要家人陪著,一起走過這段路,成效會很不一樣。


另外,千萬不要對心情差的長輩說「想開一點」,這樣只會讓人更無力。不如幫他們安排些活動,例如打電動、抓寶可夢、參加社團、做志工、運動或旅遊,生活豐富了,心情自然也會改善。


其實很多長輩心情差,是因為身體不舒服或生活太單調,只要有人關心、願意陪伴,再加上合適的治療,大多數人都能走出低潮。


照顧長輩不只是顧身體,也要顧心情。大家一起努力,讓高齡社會不只是「活得久」,更是「活得好」。

今防大雨 周四前恐有熱帶低壓

薇帕颱風遠離,但受薇帕颱風外圍雲系及低壓帶影響,今天各地仍有較大雨勢,花東更有局部大雨或豪雨機率;另外,菲律賓東方海面還…

薇帕雨炸花蓮 玉里52年首見慘重淹水

颱風薇帕外圍環流影響,花蓮玉里鎮兩天累計雨量就逾四百毫米,積淹水嚴重。鎮長龔文俊嘆,這是半世紀以來最嚴重災情,喊話中央,…

健康主題館/活得老也要活得好 老年憂鬱能預防

台灣今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,65歲以上人口愈來愈多,未來每5人中就有1位是長輩。長壽雖是好事,但如果心情長期低落,生活品質…

高齡駕照新制/被迫繳回駕照?長者怨等於被關家裡

新竹縣75歲陳先生10年前自覺開車時反應變差,將汽車過戶給孩子,成了機車族,經常騎車就醫、訪友,載著老伴至市場買菜趴趴走…

高齡駕照新制/70歲起定期換照 老盟:應完善配套

交通部明年起調整高齡駕照定期換照年齡,從現行75歲下修至70歲,更為嚴格。老人福利推動聯盟表示,政府應檢視銀髮族交通需求…

健康你我他/用愛面對失智 活著就有意義

父親的英挺,曾是時光裡一道清晰的風景。身為空軍,他的肩線削直,制服永遠扣得一絲不苟,言談溫煦有禮,是村裡的帥哥。退役後,…





0 則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