具俊曄日前獨自坐在大S墓前,楊聰才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指出,哀慟是必然的過程,但不必獨自承受。(李承翰提供)
李惠芬/核稿編輯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大S徐熙娣2月病逝日本,事隔5個多月,S家族似未從喪親之痛中走出來,大S的老公具俊曄日前被披露自坐在墓前。PO文的駕駛在Threads寫著:「看他的身影就感覺到滿滿的哀傷!他真的是我看過最深情的男人了…希望他可以走出傷痛。」楊聰才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指出,哀慟是必然的過程,但不必獨自承受,勇敢地尋求支持與協助,無論是來自親友、社會網絡或專業人士,都是我們走出陰霾的燈塔。
S媽在5月間也發文,她說:「女婿具俊曄因為思念熙媛日益消瘦。」至今7月底了,具俊曄並未回歸正常生活,身形也未恢復,他甚至移居至金山,沒事就上山看愛妻。楊聰才奉勸具俊曄,放下並非遺忘,而是讓痛苦不再緊縛,讓記憶成為溫暖的力量,並提到,這是一個緩慢而深刻的過程,是靈魂得以自由與安寧的最終章。
大S(左)與具俊曄鶼鰈情深。楊聰才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奉勸具俊曄,放下並非遺忘。(取自具俊曄IG)
具俊曄的長情在台韓娛樂圈是有目共睹,出道至今零負評。他曾與高中好友姜元來組團熱歌熱舞,首張專輯《Are You Ready?》在韓國大賣112萬張,後因姜元來車禍遭截肢被迫中止,具俊曄講義氣不願意拋下摯友單飛,而轉型做DJ,等待好友康復,還合編「輪椅舞」重返舞台。如今,他的生活再次遭遇驟變,大S病逝,對他衝擊可想而知。
遵循10面向 快快走出陰霾
楊聰才也提出10個重點,呼籲失去摯愛的人,要了解自己情緒、心情,快快走出陰霾:
●哀慟反應的普遍性與多樣性:
失落後在情緒、生理、認知、行為上的自然反應,無標準時間表。
●區分急性壓力、PTSD與憂鬱症:
理解不同心理狀態的特徵與差異,以便尋求精準協助。
●允許自己悲傷:
不壓抑情緒,給予時間與空間去感受和表達。
●積極尋求支持網絡:
與親友傾訴、參與支持團體,減輕孤獨感。
●參與紀念活動與表達感謝:
將悲傷轉化為對逝者的懷念與敬意,賦予失落意義。
●維持基本生活作息:
規律飲食、睡眠、運動,穩定身心狀態。
●避免過度社交隔離:
適度與外界連結,逐步恢復社會功能。
●勇於尋求專業心理協助:
當情緒嚴重影響生活,或出現特定症狀時,不遲疑地尋求專業評估與支持。
●關注醫病護的獨特挑戰:
特別是S家族焦慮與身心耗竭,需提供專屬支持。
●從精神靈性層面昇華:
在失落中重新思考生命意義,傳承大S精神,並學習寬恕與放下。
☆健康新聞不漏接,按讚追蹤粉絲頁。
☆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,請上自由健康網。
熱門賽事、球星動態不漏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