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療險喊漲,衝擊數百萬保戶,金管會提三點說明,一、「保證續保」醫療險並未「保證費率」不變,本就可以調整價格,保發中心調費指引,僅是讓調費標準明確化;二、若業者要漲價,需事前通知客戶;三、金管會將審查確保漲價合理性。
金管會指出,這次漲價範圍僅限一年期「保證續保」健康險,不包括意外險。
金管會在2023年12月起,就將醫療險漲價從備查制改為核准制,但過去因漲價標準不明,如漲價上限、啟動漲價要件等,這次僅是請保發中心將「調費指引」更加明確化,並非是全新的制度。
金管會將依照保發中心函送案件,包括啟動調漲要件、調漲上限等,依照精算公平調整機制、消費者保障和壽險業穩健經營這三項因素來做評估,公布時間尚未確定。
官員說,未來壽險業想漲保證續保的醫療險保費,金管會將審視調費合理性,要符合精算的原理原則,也可從年齡、計劃別等方面細分調漲範圍。
未來保戶收到醫療險漲價的通知後,除了解約外,壽險公司也可以提供其他替代方案,例如提供替代商品,引導保戶買其他商品。
因外界對醫療險漲價有諸多質疑,金管會21日晚間提三大說明,保險局主秘古坤榮說,保證續保的醫療保險商品,是約定要保人繳保費,保險公司不得拒絕續保,但並沒有保證費率不能調整。
換言之,依保險契約規定,業者本來就有調費的權利。
二是,調整費率程序,金管會2022年規定,要求壽險業漲價前三個月,需通知保戶。尤其是2022年3月前的舊保單,當時未跟客戶說清楚者,需補派員、或專人電話說明,才可以做後續漲價。
三是,2023年底進一步規定,保證續保醫療險要漲價,需經核准,金管會20日已有收到保發中心函報新指引,將會依精算公平調整機制、消費者保障和壽險業穩健經營這三項因素來做評估。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