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糖偏高不在意 拖出慢性腎臟病 – 自由健康網


▲預防慢性腎臟病發生最重要的是避免三高(血壓、血糖、血脂)及肥胖;圖為情境照,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。
(照片來源:shutterstock)

文/莊惠文

40多歲的張先生身材壯碩,從事建築業,他抱怨最近工作力不從心,便當吃不完,睡眠品質差,整個人都不對勁;細問得知他多年前曾血糖偏高,然而卻不以為意,並未接受醫療諮詢及持續追蹤。這次理學檢查發現他的結膜蒼白、雙下肢有凹痕性水腫,後續診斷除了有糖尿病外,還患有慢性腎臟病。

慢性腎臟病指的是腎臟構造或功能異常達3個月以上,其中「構造」指的是影像檢查上的異常 ,而功能異常則是指尿液被檢查出尿蛋白,或是經抽血得到的腎絲球過濾率小於60,即可診斷為慢性腎臟病。

請繼續往下閱讀…

吃不好睡不好 全身不對勁

容易發生慢性腎臟病者除了糖尿病患者外,高血壓、心血管疾病、65歲以上、肥胖、有家族病史及曾有急性腎損傷病史者,都是危險因子。

隨著腎功能惡化,其影響將在全身一一浮現。例如,因紅血球生成素在腎臟製造不足,造成貧血,身體各處便無法得到足夠供氧,容易出現頭暈目眩、喘和倦怠等症狀;而生成尿液的功能變差,體液無法排出,容易導致水腫、高血壓、呼吸困難;還有調節電解質的能力下降,體內電解質紊亂,則易出現如低鈣、高磷、高鉀等情形,影響心血管和神經系統,甚至危及性命。

此外,代謝廢物無法排出體外,尿毒素堆積,患者可能噁心想吐、食慾不振,更嚴重者會出現意識改變。前述這些慢性腎臟病的併發症,若未能及時得到處置,對於患者的預後及生活品質將有嚴重的不良影響。

避免三高遠離菸酒 均衡飲食

要預防慢性腎臟病發生,最重要的需避免三高(血壓、血糖、血脂)及肥胖,遠離菸酒,維持規律運動習慣,均衡飲食(少油少鹽),勿過度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,更不要使用來路不明的成藥、中草藥,以免造成腎臟損傷。如果已有慢性腎臟病的危險因子,應及早進行篩檢及追蹤,早期診斷、早期治療,才是維持腎臟健康的不二法門。

(作者為永和耕莘醫院腎臟科醫師)

☆健康新聞不漏接,按讚追蹤粉絲頁

☆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,請上自由健康網


免費訂閱《自由體育》電子報

熱門賽事、球星動態不漏接

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
點我下載APP 
按我看活動辦法





Source link

Related posts

健康網》呂頌賢一度病危 醫揭細菌性肺炎得搶時間治療 – 自由健康網

健康網》陳佩琪切除2成肺組織 肺腺癌早期多數無症狀 – 自由健康網

郭智輝健康因素請辭 盼大家繼續支持賴總統改革之路 | 政治 | 中央社 C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