幼兒園開學後,再次發生急診壅塞潮。示意圖,圖中人物與新聞無關。(圖取自shutterstock)
葉立斌/核稿編輯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近期急診壅塞潮再次發生,特別是兒科急診。兒童急診科醫師謝宗學直言,因為幼兒園在8月1日開學,幼童病患將會大幅增加。同時下降的將是「醫療品質」:「事情多到做不完,醫病關係怎麼好?」。並且總結,除非有執政者不顧選票限制民眾就醫自由或是大幅提高健保費,但在台灣不可能發生,「這是永遠無解的問題」。
謝宗學在臉書粉專「Dr. E 小兒急診室日誌」說明,7月下旬開始兒童急診來診人數顯著減少,那時和幾點資深同事閒聊,我們一致覺得八月開始來診人次會暴增,因為許多幼兒園8月1日開學,還有有新幼兒將入學。
請繼續往下閱讀…
果然,8月初開始,病人急速增加,呼吸道融合病毒(RSV)、流感、新冠、腸病毒病人量越來越多,特別是 RSV,年紀越小被感染時病程越嚴重,加上沒有特效藥只能用支持療法,許多需要住院治療甚至加護病房治療,住院天數比其他病毒感染長,造成病房壅塞,間接導致兒童急診留觀候床人數大增。
急診室照顧病人沒有所謂護病比限制,病人只要被送到急診就是要處理,病人再多能用的醫師護理師數量不會隨之增加,「除非是立即危及生命,其他醫療業務執行只能花時間等待,當事情多到做不完時,醫療品質怎麼可能好?醫病關係怎可能良善?」
另外謝宗學發現,各大急診室的 Google 評論,分數幾乎都是 3 分以下,留言絕大多數都是抱怨,抱怨醫師、護理師態度不佳、等待太久、沒有床位等負面言論,特別是人數越多的急診室抱怨越多。
謝宗學認為,解決辦法不是限制病人就醫自由就是提高醫護薪資增加人力,長年習慣就醫自由又享有便宜醫療,上述兩個方法在台灣皆不可能被執行。需求面無法減少、供給面無法增加,市場機制的運作下,品質只會逐漸走向崩壞,第一線人員流失,最後即使想要抱怨也找不到人抱怨,因為人員都跑光了。
最後謝宗學總結,除非有執政者不顧選票限制民眾就醫自由或是大幅提高健保費,但在台灣絕對不可能發生,所以這是永遠無解的問題。
☆健康新聞不漏接,按讚追蹤粉絲頁。
☆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,請上自由健康網。
熱門賽事、球星動態不漏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