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網》佛手瓜「渾身是寶」 涼拌龍鬚菜脆口好滋味 – 自由健康網


農糧署表示,龍鬚菜與佛手瓜是同一種植物,名為「梨瓜」。(資料照)

葉立斌/核稿編輯
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龍鬚菜、佛手瓜皆為餐桌上常見的菜色,但您知道它們本質上是同種嗎?農糧署於臉書專頁「鮮享農YA – 農糧署」發文分享,龍鬚菜與佛手瓜是同一種植物,名為「梨瓜」,前者是梨瓜的嫩梢、後者是梨瓜的果實,產季皆落在4-10月左右。

龍鬚菜 挑葉片黃綠、莖保水為佳

農糧署指出,龍鬚菜是梨瓜的嫩梢,葉子形狀特別,有掌狀葉和捲鬚葉。2者對生,掌狀葉呈現五角形;捲鬚葉為特化葉,用來攀附物體,捲曲如龍鬚,是臺灣夏季重要的蔬菜。

請繼續往下閱讀…

農糧署補充,龍鬚菜國內以花蓮為主產地,其次為南投、高雄,富含膳食纖維、鐵質、磷與鋅等營養素。由於它採收後會逐漸老化,因此,選購時應以葉片鮮嫩、呈黃綠色、無水傷,莖部無乾枯為主,買回家建議儘早食用,或以保鮮袋包裹冷藏,於3日內食畢。

料理方面,農糧署建議,可先挑出嫩梢、摘除捲鬚和較粗纖維,再以清炒、涼拌或汆燙方式呈現,美味至極。

●炒龍鬚菜:可搭配豆豉、腐乳、薑絲、蒜頭,炒出不同風味。

●涼拌龍鬚菜:滾水汆燙2分鐘後冰鎮,再依個人喜好調製醬汁,如水、醬油、烏醋、胡麻醬、美乃滋,最後淋上即可。

佛手瓜 高鉀低鈉美食

農糧署分享,佛手瓜是梨瓜的果實,因似虔誠合掌的雙手而得名。外型像水梨或芭樂,果皮從綠色到乳白色都有。

農糧署補充,佛手瓜又稱隼人瓜,意指古代日本南九州地區原住民於1934年臺灣發生嚴重的關刀山地震時,為儘速復耕,便由九州鹿兒島地區引入,其生命力強、生長快速且病蟲害少。

農糧署表示,佛手瓜吃起來清脆爽口、熱量低,且富含鋅、維生素B與C及礦物質等營養素,更具高鉀低鈉的特性;料理方面,適合炒食、煮湯或是醃漬。

農糧署指出,佛手瓜外型像水梨或芭樂,熱量低,且富含鋅、維生素B與C及礦物質等營養素。(資料照)

☆健康新聞不漏接,按讚追蹤粉絲頁

☆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,請上自由健康網

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
點我下載APP 
按我看活動辦法





Source link

Related posts

健康網》氫氟酸為何是「化骨水」 勞動部:腐蝕強恐致命 – 自由健康網

健康網》側睡流口水非病 學者:顯示身體超relax – 自由健康網

健康網》金鑽鳳梨正著時 「吹海風的」正港台東味 – 自由健康網